易车原创11月12日,体验上汽名爵全新紧凑级SUV MG ONE正式开启预售,更胜告双前脸的参数设计和目前释放出的关于这款车型的潮酷科技,让许多消费者颇有兴趣。上汽E试前不久我的名爵同事李山山在高原试驾了这台极为个性的SUV,近期我们来到上海市智能网联创新中心,驾报在这里来感受一下MG ONE在智能层面的体验实力。 在讲智能科技之前,更胜告我们先来对这台车的参数静态表现作一个回顾。MG ONE共有两个版本车型,上汽E试分别为MG ONE α版以及MG ONE β版,名爵目前开启预售的驾报为MG ONE-α车型,预售价格为11.11-13.89万元,体验将于年内正式上市,更胜告而MG ONE-β则得等到明年了。参数 外观上,MG ONE采用了名爵品牌第三代家族设计,整体的视觉效果相比过去的名爵车型都更动感,也更凶悍。而我们今天的试驾车是一台“气泡橙”配色的MG ONE,也是这款车型的主打色了,这一车漆颜色鲜艳明亮,和整车充满活力的设计风格倒十分切合。 最吸引眼球的当属这台车的前脸了。全LED的灯组造型狭长而锐利,正面的进气格栅尺寸巨大,配合内部钨钢电镀的放射状格栅装饰,官方将其命名为“量子闪动”格栅,冲击感十足。同时,熏黑的后视镜也是营造运动感的常见设计元素了。 侧面来看,MG ONE 肌肉感十分明显,特别是后翼子板处,隆起的线条能传达出力量感。MG ONE的侧面窗线较高,悬浮式的黑色车顶以及昂扬的腰线都让这台车运动感强烈。我们拿到的自然是顶配车型,采用的是225/50 R19的马牌PC6系列轮胎,主打的是操控、舒适和安全。 尾部则没有前脸那样鲜明的辨识度了,线条上并没有作更多层次感的变化,尾灯也采用了LED光源,除了枪灰色的下护板以及模拟的双边四出排气装饰,车辆尾部并没有其他设计元素,后窗玻璃的倾斜度比较明显,甚至有种溜背车型的感觉,而分体式的后扰流板也设置为黑色,运动感强烈。 不过,整台车的设计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,这样一台非常凸显个性的车型,设计师对于外观的细节也颇为注重,尽量将车辆运动、活力的气质展现出来。譬如前保险杠包围的造型同样极为锋利,隐藏在轮圈之后的刹车卡钳也涂上与车身相同的橙色,视觉效果不错,同时在车身D柱有着黑色的菱形格纹装饰件,同样可以体现锋利的感觉。 内饰部分则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科技感。内饰材质主要以大面积的黑色皮质、银色拉丝面板以及软性的搪塑材质组成,配合红色的缝线运动感传递而出。方向盘为上下双平底的三幅式方向盘,稍微粗壮的握感和打孔皮质配合手感十分优秀,而且在方向盘的右下角可是有着醒目的Super Sport模式按钮,我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法拉利经典的点火按钮。 在常见的双联屏之外,MG ONE还在全液晶仪表的左侧设置了一块尺寸稍小的屏幕,组成了总计30英寸大小的环绕式三联屏。MG ONE的智联系统为斑马智行最新的斑马洛神智能座舱系统,硬件上使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,目前这套芯片应该是车载端最强的芯片之一了,配合新一代的GPU,使得MG ONE的车机系统流畅度无可挑剔,同时也能显示更为复杂的画面或者视觉观感更优秀的动效。譬如我们这次在车身玻璃全部涂黑的情况下体验的360°全景影像以及透明底盘功能,正是得益于强大的硬件才能做到出色的分辨率和低延迟性。 不过,这台车前排内饰质感十分优秀,一体式的座椅造型观感和包裹感同样出众,不过对于后排乘客来说体验就要差一些了,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采光与视野了,本身MG ONE的窗线较高,所以侧窗的面积并不大,再加上一体式座椅的遮挡,后排乘客可能稍微会觉得封闭了些,但这也是许多运动SUV的普遍现象,好在全景天窗的加入能稍微提升一下后排的采光。 除了简单的静态体验,我们这次场地试驾的任务还是在MG ONE主推的两个功能上,第一点就是对于MG ONE的APA自动泊车功能的体验了。 官方称这套系统为“APA”视觉融合式高级自动泊车系统,通过遍布车身的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4个高清摄像头的感知,来进行自动泊车的任务,而且是否有停车线都可以完成泊车。 过去我们提到自动泊车,其实消费者们大多数都不会太过在意,因为确实有许多厂家的这个功能比较鸡肋,不仅对于车位的识别速度慢,不准确,而且相当多的时候即使有明确的车位线也无法识别。 不过我们这次体验的MG ONE的自动泊车功能已经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了。摄像头配合超声波雷达以及算法的优化,在车位的识别准确性以及速度上相比同级别车型有明显的提升,再者,整个过程中的体验和停车速度也十分优秀,停车的过程不会让驾驶员产生不安全的感觉,这点我相信值得更多的厂家学习。 除了已经具备相当实用性的APA自动泊车功能,MG ONE还是首个搭载无感手机车钥匙的功能,和现在许多车型具备的NFC手机车钥匙不同,MG ONE的无感手机车钥匙只需携带手机靠近,车辆就会闪灯迎宾,然后实现拉门自动解锁。用户也无需启动MG APP,无论APP是否退出后台,都可以自动激活启动,这就意味着这个功能不受网络信号的影响,在地下停车场或者无信号场所也能正常使用。 而有了APP的支持,远程解锁这种“基操”就不多说了,MG ONE还支持RPA遥控泊车,可以人在车外在APP上操作,系统控制车辆完成自主泊车,这对于车位狭窄的场景有一定用处。 除了泊车之外,其实MG ONE另一项优秀的智能功能便是名为SUPER TJA超级交通拥堵辅助系统了,从名称就可以看出,这套系统主要解决的就是长时间拥堵而驾驶疲劳这一痛点。通过车身前部的3个毫米波雷达、博世的第三代前视摄像头和高精地图的搭配,MG ONE可实现自动跟车功能。 实际体验中,MG ONE的跟车功能确实达到很高的水准。其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:一方面是其速度的适用范围广泛,停车时即可开启,法定限速区间内都能实现。 另外一方面则是算法层面,这台车在跟车时的加速、制动动作并不突兀,在动作上已经是一名“老司机”了,绝大多数时候乘客并不能分辨出是驾驶员在制动还是系统的制动。除了这两点之外,为了保证驾驶员在车辆刹停之后分心,车辆再起步是需要类似Autohold功能那样轻点油门车辆才能再出发的,这点也是为安全性而做出的妥协。 全文总结:在智能化层面,燃油车型相比新能源车型往往有着一定的劣势,但是,正视对手的优秀之处然后比肩才是正确的做法。我们很欣慰地在MG ONE上看到了上汽名爵在智能化体验层面做出的努力,虽然依旧有着优化的地方,但我却觉得MG ONE这台车给其他燃油车们打了一个样:硬件软件双管齐下,燃油车也能做到出色的智能化体验。 |
Flinks
Links